「學,然後授之;領,然後饋之。」-馬雅.安哲羅

2020年12月25日

聖誕節,昔日總是親朋聚首,共度溫馨時光的日子。這個2020年卻不一樣,世情變化風高浪急,幾乎壓垮了我們對「日常生活」的想像——回首這年,「日常生活」,對很多人而言,指「風中飄搖」。世界很大,人很渺小,但痛苦和珍惜是雙胞胎,在普天同慶的節日前,我總在思索,我們如何才能盡一己之力,幫助有需要的人度過困境。當然,我們不可能所有人都像大慈善家Oprah一樣,建大學、送汽車,但,我們每個人仍然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思考我們力之所及,向世界奉獻每個微小而可貴的善意,例如給某人買一杯咖啡、在本地食物銀行放下食物,在庇護中心做義工,向心儀的慈善機構捐款等等。

有一個小秘密,其實我一直遲疑應否跟大家分享,除了女兒與相關人員,多年以來,此事幾乎無人知曉。但在女兒的堅持下,加上這個艱辛的2020年,我想,是時候跟大家分享這個深藏在心的小秘密了。

大家都知道,自從我孫仔Evan出世後,對我而言,生命這支序曲,開始不一樣、變得更有意思,教我思考一些新的問題——我想傳承一個怎樣的世界給Evan、我演繹出一個怎樣的祖母?答案藏在2017年、Evan出世的那個盛夏。

當年,我在美國鹽湖城開會,身旁正好是同事Jaen,一位在尼泊爾大地震後,一直為當地做義工的好心人。遇見她後,我的思緒一直翻滚,排山倒海地想著自己能為尼泊爾能做甚麼、能帶來怎樣的改變?休會時,我忍不住走近她,提出我的想法,如此你來我往的互相討論,只是,當時我還不知道,這場對話會開啟了我的往後的「教育慈善」之旅。

在2017年8月,《The Deborah Education Centre》在尼泊爾Bhardev正式成立。教育中心規模雖小,但總算讓弱勢兒童多個選擇,讓他們在放學後有個遮風擋雨的庇護所,在此安心等待父母下班,

  不致無處容身、漫無目的地在街頭閒逛(有時他們要等待父母至夜深)。

場地以外,我同時資助了中心的書本、英語課程、美術用品、屏幕與投影儀,還有由中心自家雞牛生產的雞蛋與奶酪製品。希望與信心、學習與情緒支援,我希望尼泊爾的孩子們在這裡擁有更多、更好。


這幾年以來,中心陪伴過許多小孩度過日與夜,見証過他們的成長之路。其中一位年輕人,他向我送上了錄像,告訴我自中心成立之初就參與其中,早立志向的他想成為啹喀兵部隊(Gurkha army)的一員,卻在申請時,因為英語不佳遭拒,在中心學習堅持再學一年英語後,終於圓夢入隊,他感謝中心讓他擁有安全的學習場所,令他能夠繼續學習,現在,這位大男孩仍在英國受訓。另外,亦有人告訴我,在中心所屬的小村,在街遊蕩的兒童人數大幅下降了75%,而即使在嚴冬學校停課的日子,孩子們仍然會現身教育中心。

作為婆婆,我想把世上一切美好都捧给Evan看,我希望這個教育中心成為他的榜樣,讓他見証生命的千姿百態、無窮的可能性;作為共同生活在這個星球的人類,我亦希望他明白分享的重要性,到他18歲那年,我希望他的媽媽能允許他背上行囊,代表我,親身到尼泊爾探望孩子們!


6 留言


  1. 非常敬佩Deborah的善心及無私!相信孫仔18歲一定會親自带更多教育慈善加去探望中心的兒童!把這美德及善心發揚出去!散播善散種子!

    回覆
    1. 🙌🙌

      回覆
  2. Thanks Deborah for your sharing which is very inspirational! And really proud of your achievement.

    回覆
    1. 🙌🙌thank you Angela

      回覆
  3. Deborah, we are very proud of what you are doing to the
    Bhadev children. We agreed 100% with your daughter’s idea of sharing your good deeds, surely this will Influence others to do whatever they can to the needed people in the society. Keep up with the good work. Well done!

    回覆
    1. 🙌🙌thank you Grace!

      回覆

發表留言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相關文章